Griffith John

http://dbpedia.org/resource/Griffith_John an entity of type: Thing

غريفيث يوحنا (بالإنجليزية: Griffith John)‏ (و. 1831 – 1912 م) هو مترجم، ومبشر، ‏ من ويلز، والمملكة المتحدة لبريطانيا العظمى وأيرلندا، ولد في سوانزي، توفي في لندن، عن عمر يناهز 81 عاماً. rdf:langString
Griffith John (Chinese: 楊格非; pinyin: Yáng Géfēi; 14 December 1831 – 25 July 1912) was a Welsh Christian missionary and translator in China. A member of the Congregational church, he was a pioneer evangelist with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(LMS), a writer and a translator of the Holy Bible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. rdf:langString
그리피스 존(Griffith John, 1831년 12월 14일 – 1912년 7월 25일)은 웨일즈 출신의 중국선교사이며 번역가였다. 회중 교회 회원인 그는 런던 선교사 협회 (LMS)의 주도적인 전도자였으며, 저자이자 성경을 중국어로 번역했다. 그가 쓴 상데진리를 1891년 언더우드가 한글로 번역했다. rdf:langString
杨格非(格里菲斯·约翰,Griffith John,1831年-1912年)又译杨约翰、杨笃信,英国伦敦会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,中国华中地区基督教事业的开创者。 1831年12月14日,杨格非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斯温西一个公理会基督徒的家庭,家境比较贫穷。在8岁时被公理会教堂接纳为正式成员,14岁时在一次祷告聚会中进行了第一次讲道,16岁就开始正式在教堂里定期讲道。随后进入威尔士和英格兰学习神学。 1850年自学考入大学,后来学习神学。1853年,杨格非加入了最早来华的伦敦会。1855年被按立为牧师,同年,他和一位传教士的女儿Jane Griffith结婚。他准备前往马达加斯加传教,但是伦敦会差会说服了他,前往中国传教。 1855年9月,新婚夫妇航海到达中国,先在上海附近活动。1857年进入太平天国辖区考察,1860年8月到苏州会见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,后又见干王洪仁玕,然后前往南京,获得在太平天国境内自由传教的权利。 1860年,北京条约签订,规定中国内地(通商口岸以外的地方)向传教士开放。杨格非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省份的传教士之一。1861年,他从上海出发,6月21日,来到汉口,成为第一个进入华中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士,在沈家庙金庭公店的住宅开展布道工作。此后直到1912年离开,汉口一直是他的工作基地。他在这里创办了学校、医院和训练中心。只是在1863年住在武昌,而1867年住在汉阳。 rdf:langString
rdf:langString غريفيث يوحنا
rdf:langString Griffith John
rdf:langString 그리피스 존
rdf:langString 杨格非
rdf:langString Griffith John
rdf:langString Griffith John
rdf:langString London, England
xsd:date 1912-07-25
rdf:langString Swansea, Wales
xsd:date 1831-12-14
xsd:integer 7620028
xsd:integer 1123615782
xsd:date 1831-12-14
xsd:date 2012-02-16
xsd:date 1912-07-25
rdf:langString British
rdf:langString Christian missionary to
xsd:integer 659
rdf:langString John, Griffith
rdf:langString غريفيث يوحنا (بالإنجليزية: Griffith John)‏ (و. 1831 – 1912 م) هو مترجم، ومبشر، ‏ من ويلز، والمملكة المتحدة لبريطانيا العظمى وأيرلندا، ولد في سوانزي، توفي في لندن، عن عمر يناهز 81 عاماً.
rdf:langString Griffith John (Chinese: 楊格非; pinyin: Yáng Géfēi; 14 December 1831 – 25 July 1912) was a Welsh Christian missionary and translator in China. A member of the Congregational church, he was a pioneer evangelist with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(LMS), a writer and a translator of the Holy Bible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.
rdf:langString 그리피스 존(Griffith John, 1831년 12월 14일 – 1912년 7월 25일)은 웨일즈 출신의 중국선교사이며 번역가였다. 회중 교회 회원인 그는 런던 선교사 협회 (LMS)의 주도적인 전도자였으며, 저자이자 성경을 중국어로 번역했다. 그가 쓴 상데진리를 1891년 언더우드가 한글로 번역했다.
rdf:langString 杨格非(格里菲斯·约翰,Griffith John,1831年-1912年)又译杨约翰、杨笃信,英国伦敦会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,中国华中地区基督教事业的开创者。 1831年12月14日,杨格非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斯温西一个公理会基督徒的家庭,家境比较贫穷。在8岁时被公理会教堂接纳为正式成员,14岁时在一次祷告聚会中进行了第一次讲道,16岁就开始正式在教堂里定期讲道。随后进入威尔士和英格兰学习神学。 1850年自学考入大学,后来学习神学。1853年,杨格非加入了最早来华的伦敦会。1855年被按立为牧师,同年,他和一位传教士的女儿Jane Griffith结婚。他准备前往马达加斯加传教,但是伦敦会差会说服了他,前往中国传教。 1855年9月,新婚夫妇航海到达中国,先在上海附近活动。1857年进入太平天国辖区考察,1860年8月到苏州会见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,后又见干王洪仁玕,然后前往南京,获得在太平天国境内自由传教的权利。 1860年,北京条约签订,规定中国内地(通商口岸以外的地方)向传教士开放。杨格非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省份的传教士之一。1861年,他从上海出发,6月21日,来到汉口,成为第一个进入华中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士,在沈家庙金庭公店的住宅开展布道工作。此后直到1912年离开,汉口一直是他的工作基地。他在这里创办了学校、医院和训练中心。只是在1863年住在武昌,而1867年住在汉阳。 1862年,英国循道会传教士郭修理自广东来汉,杨格非将金庭公店房屋以及汉正街一带让给循道会布道,自己去下游的花楼街购地,建造花楼总堂(后来迁往模范区,名格非堂,即今日黄石路口的荣光堂),创办仁济医院(汉口协和医院的前身)。1863年,在汉口夹街建造华中第一所教堂——首恩堂。1864年7月,在当时尚未列为商埠的武昌戈甲营建造了湖北省城的第一所教堂(崇真堂,2000年恢复使用),在附近的昙华林,也建造了一所仁济医院。不久,又先后在孝感、天门、皂市以及黄陂、汉阳等地建立教堂。他和他的同事在湖北省建立了至少100个传教站,被称为“街头布道家”。 杨格非以在广阔的中国内地旅行布道而知名,有时旅行距离远达3000英里以上。他是第一个进入湖北、湖南、四川3个省份的新教传教士。 杨格非对于中国教会的另一项主要贡献是写作和翻译。杨格非通过努力,能够熟练地使用中文,说、写都非常流利。他雄辩的口才,使得他在中国人中深受欢迎,吸引了大批群众来听他的讲道。1876年,杨格非在汉口创办了华中圣教书会,专门编印布道单张与小册子,供外出传教散发,以补外国传教士运用汉语不便之弱点(据1899年统计,全国基督教所用的街头布道文字材料80%以上为该会印刷)。杨格非不仅多年担任圣教书会的负责人,他自己也是一个多产的小册子作者,写作了难以计数的广受欢迎的福音小册子。他还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,曾经将新约和部分旧约翻译成一种以上的中国方言,又将新约、诗篇和箴言翻译成浅文理译本,1885年出版。他也曾翻译了官话新约,在1889年出版。杨格非在训练和指导众多的中国传道人方面做得特别成功,他在长江流域创办了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培养本地传道人的神学院。1899年,他在汉口后花楼居巷(今交通巷)创办博学书院(英文校名:Griffith John College 杨格非学院,武汉市第四中学的前身)。 1905年在主日讲道时突然中风,偏瘫卧床。1911年10月武昌首义爆发,由其女婿施伯珩等护送乘英轮离开汉口,1912年1月返回英国。这时杨格非已经在中国定居了55年,其间回国只有3次。 1889年,杨格非被选为主席,但他拒绝了这个荣誉,继续留在汉口,住在他所热爱的中国人中间。同年,出于对他在中国传教工作的赏识,爱丁堡大学授予他神学博士学位。
xsd:nonNegativeInteger 9961
xsd:gYear 1831
xsd:gYear 1912

data from the linked data cloud